數據資源入表負債表中“資產”:無形資產,存貨是什么
數據資源入表是指將數據確認為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具體可以確認為“無形資產”或“存貨”,其確認依據主要依據《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以及《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以下是關于如何確認為這兩種情況的詳細解釋:
一、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情況
定義與條件: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6號——無形資產》的規定,數據資源要確認為無形資產,需要同時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二是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具體情形:
企業使用的數據資源,如果符合無形資產的定義和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無形資產。這包括企業通過外購方式取得的數據資源,以及企業內部數據資源研究開發項目中,開發階段的支出滿足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研究階段的支出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只有開發階段的支出在滿足特定條件(如技術可行性、使用意圖、有用性、資源支持、可計量性等)時,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
會計處理:
企業對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數據資源,需要按照無形資產準則的規定進行初始計量、后續計量、處置和報廢等相關會計處理。例如,通過外購方式取得的數據資源,其成本應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加工過程所發生的有關支出等。
二、確認為存貨的情況
定義與條件:
存貨是指企業在日?;顒又谐钟幸詡涑鍪鄣漠a成品或商品、處在生產過程中的在產品、在生產過程或提供勞務過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數據資源要確認為存貨,需要符合存貨的定義和確認條件,即企業日?;顒又谐钟?、最終目的用于出售的數據資源。
具體情形:
企業持有的數據資源,如果主要用于生產或銷售商品(如數據產品、數據報告等),且符合存貨的定義和確認條件,應當確認為存貨。這意味著這些數據資源在企業的日?;顒又斜怀钟?,并準備在未來某個時點出售以獲取經濟利益。
會計處理:
企業對確認為存貨的數據資源,需要按照存貨準則的規定進行初始計量、后續計量等相關會計處理。例如,通過外購方式取得的數據資源,其采購成本應包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以及其他可歸屬于存貨采購成本的費用。
總結
數據資源入表時,企業應根據其持有目的、形成方式、業務模式以及與經濟利益預期消耗方式等因素,結合《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和《企業會計準則》的相關規定,判斷其應確認為無形資產還是存貨。這一判斷過程需要綜合考慮多個方面,包括數據的可辨認性、可計量性、經濟利益的流入性以及企業的使用意圖等。